
青草粑,俗称“青粑”,是我市清明节前后广为流传的民俗传统小吃。家住夏塘镇的张春凤大姐,10多年来,她一直坚持制作青粑,一颗颗普通的青草在她手中经过浸泡、研磨就可以制做出软糯清香、甜而不腻的青粑。
2月15日上午,记者驱车来到张春凤家中,一进门就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,让人顿觉神清气爽。记者看到张春凤正在清洗刚从田间摘下来的青草。不远处,整齐地摆放着刚出锅的青粑。一摘、二泡、三淘、四晾,研磨、滚制、炊蒸至熟……一块地道的青粑,需要经过好几道工序。“我们在过去纯手工的基础上引进了自动化生产线,以提高生产效率,但为坚守青粑传统制作工艺,仍保留了石磨碾制等传统工艺,最大限度地保留无添加,原汁原味,还具有祛湿等功效。”张春凤介绍道。
张春凤制作青粑的手艺是小时候在母亲耳濡目染下学会的。张春凤告诉记者,母亲是村里远近闻名的“巧手”,平时爱制作传统小吃,自小常常看着母亲忙活,长此以往也就学会了制作的 “诀窍”。多年来,凭借对传统技艺的坚守和始终如一的品质追求,张春凤的青粑逐渐得到了市场认可。 “传统方法制作的青粑,虽然包装简陋,保存时间较短,但价格却很亲民,加上口感扎实,受到了很多市民的喜爱。因此,从春节开始,很多新老客户会通过线上联系购买,目前每天的需求量达百斤以上。” 张春凤说。
如今,一些传统老手艺制作的食品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,张春凤表示,只要大家有需求,自己也将会一直坚持制作青粑这门老手艺,为大家提供纯天然无添加的青粑。同时,也希望将这门手艺一直传承下去,让更多的人吃上“耒阳味道”。(记者 刘源 蒋境)
二审:陈剑民
三审:陈平放
一审:赵娟
责编:梁昕
来源:耒阳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三伏天如何科学度夏?中医专业人士为你支招
【简讯】三架街道:屋场恳谈话安全 交通出行筑防线
喜讯!耒阳市文联志愿服务队荣获全省 “三下乡” 优秀团队称号
夏塘镇:严查涉摩涉电违法!守护农村道路安全出行
耒阳市举办2025年结核病防治暨入学新生肺结核筛查工作培训班
我市生源地助学贷款机构下沉试点工作获好评
情暖“八一”:老兵“见”老兵 暖人又暖心
联通引领数智转型 政企协同共绘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
下载APP
分享到